第一九七章 瞒天过海得强助 扬汤止沸问何图(下)
书迷正在阅读:祖宗们好好努力,孙子我先享受了、一人之龙虎山大师兄、SM任务已发布!沈小姐请查收!、今夜,长眠的魔女於梦中候汝、暗夜法则(西幻吸血鬼NPH)、荒原王后、夏日情迷(父女 H)、李晋苏晚晴、[五条悟]孽海生花·东京篇、她的七宗罪(快穿篇)
前我们也曾经大概讨论过「司马光砸缸」一事真伪。其实人家原文就说是砸瓮,并非砸缸,表述没有任何毛病。 鉴于大环境如此,而所谓「砸缸」说,是清朝时候才传出来的。 在清朝的时候,这种广口大容积容器已经开始被称为缸了。 这个称呼并非是因为文言与白话的差异,而是关外的一些认知问题。 缸,在上古所代表的意义和秦汉以后确实有所不同。 缸在很大程度上和斗一样是一种度量容器,所以被制成长形,可盛十斗。 《说文》缸,瓨也。瓨似罂,长颈,受十斗。 可见这是一种明确标明了承载量的容器。是一种非常能装的容器。所以,计量才是缸真正的意义。 古代最接近现代缸的容器也不叫瓮,正确的称呼应该是罂。缶器之大者谓罂(《说文》),现代人经常争论罂器的器型究竟是广口还是收口,其实是没有必要的。只要够大,都可以叫罂,甚至从语源上来说,瓮,只是罂在关东地区的叫法。 以罂盛水防火,这种方法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。 《墨子·守备》曰:「用大瓦罂容十升以上者,步而十,盛水,旦用之。」 仰韶文化墓群里发掘出来的能容一人的 陶器实物比比皆是,上古曰缸有十升之量,唐代有请君入瓮之典,宋御览有百觞之瓮故事。因此,从造器的角度怀疑司马光砸缸的故事,是完站不住脚的。 扫叶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