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 教化番民三大项
拜的抽象概念如道教、景教、象征物如祆教/拜火教、教士称呼如萨满教。 如此向来,他所欲开宗派,缺少这样1个概念核心,新宗教的教士体系至今也未有任何设计。 毕竟他所创制的仍然只是1套神话,而非1个完整的有仪轨、有组织的宗教。 目前明人对负责相关信仰宗教者的称呼有巫公、巫婆和文乐官,而郑克殷通过这套想要想要导引去的圣贤道德之学则有儒生负责,若是两相结合,或许可成—— 烈儒教。 如此称谓,有“儒”之名,儒士文人便不好说这是yin祠崇拜,是敬鬼神而远经伦;而有“烈”之名,则表明这是要尊崇古狼神烈帝的宗教,要传承烈帝所授予我们的重要知识。 甚至可以说,“儒”乃“烈”所派,正是因为烈帝派来识圣贤之学的人,方得此宗。 在没有更好的想法以前,郑克殷将暂时使用这1名字便于自己记录。 既是神话与圣贤道德之学两相结合,那么殖民司所要教化番民的启蒙之学,便能精练地总结成这么几条: 烈儒教,注音符号和汉语官话。 其中烈儒教最为基础,理应人人知之;注音符号则至少应是官吏与有识之士都能掌握;而熟用官话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,毕竟殖民司的明人官吏多少也能讲澳龙话来和澳龙人沟通。 直至此时,郑克殷也从终于完成了这样的总结,放下笔时,不禁长舒1口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