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州印象
”、“颗粒无收”、“背井离乡”这是初访者从林州历史中提炼出的最干涩的字眼。 元明以来,林州曾开凿了天平渠、谢公渠等数十条山泉渠,然而山上有雨,水流淙淙;大旱袭来,水存无几,历史上的林州,宛如一片偌大的火龙岗。直至解放初期,林州缺水的历史仍在延续。全县550个行政村中,有307个村人畜饮水困难,在林州盘石峪村,社员年终分红时曾用火柴盒分粮食。在那段年景,每年因担水误工达480万个,占农业总投入的30%多,老一辈林州人说,水,是另一座太行山。 见证了林州缺水的历史,再登红旗渠,自然别有一番感受。举世闻名的“人工天河”——红旗渠构筑在林虑山的峭壁上,给人以“雄者愈雄,险者愈险”视觉震撼。远眺太行群山,此时已渲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,倍显氤蕴祥静。红旗渠像一条蜿蜒的长蛇,盘绕在崇山峻岭之间。清凉的浊漳河水,带着秋的气息,含着太行山的雄浑,在脚下汩汩奔流而过,整座山似乎都被滋润了,继而感到山上的草木,都愈发显得精神。 林州人修渠,从60年开始,69年竣工,历经5年劈山,10年修凿乃成。立项之年,正是新中国经济困难时期,物质极端匮乏,能够吃饱穿暖,在当时来讲已是奢谈,更何况投资两亿元建设工程?拍拍当时林州的钱袋子,只不过2000万的存款,480万斤粮食,仅仅能够支付工程半年的挑费!在那个饥馑的岁月里,条件与建设、奉献与索取,许多今天看来规律性的计算方法,在当时不成正比,甚至是反比。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叫日月换新颜——从决策者到建设者,这是何等气魄的壮举。火热的年代